黄鹤楼的千年生命力
黄汉伟 (槟城阿依淡州议员) 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 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 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 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冮上使人愁。 (唐•崔颢) 黄鹤西楼月,长江万里情。 春风三十度,空忆武昌城。 (唐•李白) 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 黃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 (唐•李白) 我抵达了中国湖北省会武汉市,登上了这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。这三首由唐朝诗人崔颢及李白的黄鹤楼诗,让人说不尽的悠思和遐想。 黄鹤楼有1700年的历史之久,历代诗人及文化人都必到黄鹤楼遊历。 黄鹤楼之所以特别之美,源自其做为一个文化符号及历代诗人留下的诗歌。李白,崔颢,杜秩,白居易,苏轼,王维,岳飞,林则徐,康有为等数十个如雷响耳的名人及他们的诗文题咏,集成了黄鹤楼丰厚的文化底蕴。 现代的黃鹤楼已非1700年前的黄鹤楼。黄鹤楼已经重建多次,历经唐宋元明清朝。历史上的黄鹤楼屡毁屡建,每一个朝代重建的黄鹤楼都有不同的风格。黄鹤楼大厅内陈列了历代黄鹤楼模型五座,只能说各朝的黄鹤楼各有千秋。 现代黄鹤楼重建修复于1985年,已发展成融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。 古跡的保护不僅僅是建築物,反而是背景论述及文化千年生命力穿越了时光,远远超越建築物百年的历史。空有实体建築物但缼乏文化灵魂尤如没有生命的行屍走肉。 这是我在黄鹤楼吟着崔颢及李白的诗作时,有感而发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|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